
“全国林业科普基地”是以自然保护区、森林公园、野生动植物园等为主体的科普场所,基础设施较为完善、科普功能相对齐全。黄河岛广泛开展了以湿地生态、爱护鸟类、保护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,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。黄河岛利用广袤的土地资源,大力实施路域林网、农田林网、水系林网三网合一造林工程,黄河岛从一片废弃的盐碱荒滩打造成了生态、绿色、自然、人文的国家湿地公园。黄河岛利用水利、生物、生态、农业工程等综合技术措施改良盐碱地,选择、整合适宜黄河三角洲林业生态建设的耐盐碱造林苗木品种,突破了传统林业的生产方式,栽植树种因地制宜,以香花槐、合欢、黄金柳、竹柳、速生白蜡等抗盐碱树种为主,并实行乔冠结合、林苜间作,标准化栽植、科学化管护,苗木成活率达到了85%以上。同时,黄河岛积极加快建立盐碱地苗木培育基地,推动了林业产业化进程,促进本地区林业产业体系中产业链的形成,提高原材料的附加值,构成了宏伟壮观的万亩滨海生态防护林体系,使黄河岛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。
滨州市林业科技创新年启动仪式的举办,旨在全面推进林业科技创新,为广大林农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,加快林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,充分发动各级林业部门、科研教育单位、涉林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,大力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林业科技创新活动。通过技术培训、成果展示、科技下乡等,多渠道、多形式宣传林业科技重大成果和实用技术,提高林业科技知识普及率,进一步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推广。